首页 > 行情资讯 > 内容页

焦点日报:封面人物|孙定国:所有的动力都来自内心的沸腾

2023-04-27 22:39:22   来源:当代教育家

本文共12000字,阅读约需18分钟

《当代教育家》2023年第2期 封面人物 北京师范大学庆阳附属学校 孙定国

导言


(相关资料图)

在黄土高原上,矗立着这样一所学校——

它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以丰满的课程体系、灵活的选课走班制度,充实学生的日常生活;

它用“学生代表大会”“导师制”等制度,

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声音,关注每个人的成长;

它把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成课程,

为学生带来最乡土也最清澈、最醇厚的滋养。

它的高考一本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6%以上,

它就是北京师范大学庆阳附属学校!

这所创办仅六年的学校,为何发展如此迅猛?

让我们一起走进北师庆附宏大的校园,

探求原因,寻找答案。 ‍

请关注并星标当代教育家传媒”

不再失联

100%背后是什么

2022又是丰收的一年。

北京师范大学庆阳附属学校(以下简称“北师庆附”)高考成绩再创新高,清华北大等“C9联盟高校”录取率10%,“双一流 ”院校录取率79.4%, 一本院校录取率高达100%!同时,这些学生100%来自庆阳本地。

100%的背后有何秘诀?我们不妨从两幅画像说起:

甲同学画像:一、人格特质:好奇心强,独立,自尊心强……二、兴趣爱好:跑步……三、学习力分析:视觉学习者,学习兴趣浓厚,喜欢挑战,善于质疑和论证,批判性思维需持续培养……

乙同学画像:一、人格特质:外向,好奇心强,好交际,……二、兴趣爱好:吉他、篮球……三、学习力分析:群体相互影响学习者,学习努力,善于观察,学习规划意识强,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这是两位考入清华大学的北师庆附学生“个性化培养档案”的一部分。在北师庆附,学习是个性化和系统性的长期工程。高中学习的起点,不是入学后刷的第一套题目,而是“认识你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激发内驱力,为成长装上发动机。

2017年创校起,孙定国就力主学校开设生涯规划课程。这一课程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大五人格(OCEAN)理论等多种元素,让学生为自己阶段性画像,了解当下的性情、志趣,并制定中长期规划。

2022年高考,小王稳定发挥,超过了清华大学的分数线。但他却根据多元智能分析和自己的生涯规划,报考了心仪已久的浙大某专业。小王的故事并非孤例,近年来的多元智能测试中,北师庆附学生在“自我认知”领域的得分,远超北上广等发达地区的同龄人。

生涯规划与自我认知教育,也撬动了老师们学生观、评价观的变革。在今天的北师庆附教师眼中,学生不是各科成绩的合集,而是鲜活的生命。教育教学的变革,高考成绩的突破,也要着眼于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定位。比如“培养档案”中的两位学生,他们不断调整学习状态后,最终考入了清华大学。[page]

同时,孙定国还在北师庆附推行动态的选课走班和分层分类教学。

在初高中学段,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选课自由。高中物理老师张俊宁还记得学生小姜,她入学时数学物理排在中上游,选择了对应学科的中层班。但她越学越吃力,没等老师建议,就在下次选课时跑去了基础班。稍有起色后,她又回到张俊宁的中级班奋起直追,不久后又主动“降级”……

三年时间里,小姜两上两下,始终也没摸到“高级班 ”门槛。但她高考轻装上阵,以超过600的高分被一所“双一流”名校录取。

“选课走班时,老师只根据过程性、阶段性评价给出升降级建议,最终还是学生拿主意。”张俊宁说,“传统教育的急功近利,有时也是社会心态的缩影。过去很多学生、家长认为尖子班才是最好的,每个学科都拔尖才行。但是在北师庆附,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什么样的教育“最适合”呢?不同学段的老师看法相似:课程设、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符合认知规律,同时要聚焦核心素养,关注知识的自我建构。

“知识自我建构”始终是北师庆附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一环。为此,孙定国将“双向细目”“命题蓝图”引入日常教学,促进学生掌握必备知识,夯实学习基础,与此同时,借助大单元教学,通过大概念、学科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形成学科素养。

可以说,100%一本率的背后,正是北师庆附深入贯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体现,是结合本校实际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守。

重构一所新学校, 需要几步

2017年3月,陇东大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黄土塬上,又是一年春至。

对于甘肃庆阳的教育界而言,这个春天并不寻常。

北师庆附的施工现场,迎来了一个风尘仆仆、步履匆匆的身影。他在学校里外上下跑了一圈,请来项目经理,诚恳而坚定地说:“教室里的讲台不要建了,都拆掉!”四座皆惊。

来人正是北师庆附校长孙定国。

他耐着性子给筹建的同事解释:“新学校的教室要打破教师中心的传统,营造师生平等的学习场域。”又转头动员施工方:“我算了算,撤讲台肯定能缩短工期,还能节约预算。”

拆讲台只是第一步,孙定国对于教育空间建设,拿出了一套系统方案。

“选课走班的学习模式,需要更专业化的学科教室,理化生教室要留出操作空间,以及配套的水电。全部学科教室要留足储物和展示空间。”于是,一批教室更改了空间布局,还重做了水电线路。

“类别相似的学科教室,未来可以打造成学科基地。软装时要大胆留白,请老师和学生自己建设。”于是,今天学校有了风格鲜明的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艺术等学科基地。[page]

“扁平化管理模式不需要这么多行政办公室,这些房间可以打开,留出陈列区,作为学生活动空间和展馆。”于是,尚未软装的办公室成了人文学科基地、天文馆、科学学科基地。

用心最多的是几栋建筑的挑高层。孙定国跟工人师傅搬着梯子爬了几次,才确定了改良方案。这些半开放的空间,今天是小学图书馆、教师研修基地、生物多样性展馆、戏剧馆……

受限于工期与预算,创校时的校园仍有部分留白。孙定国并不急于装修,把这部分设计交给了一线师生。于是,今天的校园里,我们能看到“一场二院三园四屋五馆六基地七中心”等凸显德育浸润、智育发展、体育健身、美育体验、劳动实践的28个育人空间。这些教育空间,每个学期,每个月都绽放着师生们的新创意。

2017年9月,北师庆附顺利招生开学。孙定国团队“精雕细琢”的校园迎来了第一批师生,他的办学探索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提供适合 每个孩子的教育

“寻根庆阳,遇见董志塬,努力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一群八年级学生在镜头前侃侃而谈,从自然地理、传统文化、“非遗”等各种角度介绍了“天下第一黄土塬”——董志塬。

2022年春天,一则名为“遇见董志塬”的视频,在庆阳收获了不小的关注。董志塬是庆阳城区所在地,这段风土人情的视频简介,也是学生们的一次文化寻根之旅。

这段视频,正是北师庆附八年级“穿越时空的相遇”课程作业之一。靳小英和她的语文教研组,在教授包含《桃花源记》等篇目的文言文单元时,以大单元、大概念思维统整教学内容,带学生开启了一场穿越之旅。每场旅行过后,学生都要描绘文中景物,设计与作者的访谈。语文要素、人文熏陶与跨学科学习,就在一场场旅行中悄然实现。

最后学生需要自行分组,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呈现“时空穿越”的收获。有些学生查阅了大量文史资料,合作撰写了“为什么要有桃花源”的主题论文;有的小组则编排了古风戏剧,直观呈现学习之旅;“遇见董志塬”则是对家乡文化的重新探索,一场微型的乡土中国之旅。

靳小英说:“好玩儿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精确,要综合。早在课程伊始,学生就拿到了详细的评价量表,内含语文知识点、表现性任务等多个维度,所以在课程推进时浪漫而不散漫。”

北师庆附创校以来,孙定国团队会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为每一年制定发展主题。第一个主题就是“课程建设年”,提供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就应该提供适合每个孩子成长的课程。

北师庆附办学六年来,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和赞誉,诀窍何在?诀窍也许藏在选课走班的步履匆匆里,藏在丰富扎实的课程体系里,藏在校园中随处可见的学生作品里。[page]

让学生诉求 成为教育资源

2022年底,北师庆附官宣:今年学校的“十事实办”,只完成了九项。

孙定国每年都会通过学校渠道,征集全体学生的心愿和需求,继而发布北师庆附年度“十事实办”。年底的学校嘉年华上,他需要向学生们交出答卷。

2022年的“扣分项”出在学生希望建校内自行车棚上面。

北师庆附距离市区较远,小学生多由家长接送,而初高中则以寄宿为主。骑车上学的学生极少,学校设计时便也忽略了这个需求。孙定国带着后勤团队,把500亩校园跑了个遍,也没能敲定最适合建车棚的位置。怎么办?孙定国大手一挥:“学生的诉求,就让学生来决定!”

他请 提出车棚需求的学生牵头成立“车棚项目组”,招募成员,拿出车棚修建的可行性方案,以及总体设计思路。学校提供一切支持,包工包料包维护。

一群学生兴致勃勃地行动起来,他们把孙定国跑过的路跑了一遍,从安全性、车位容量等角度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施工可行性。这时,老师们开始意识到,这不就是真实情境下的学习吗?要有管理思维、设计思维、建模思维……

最后大家不无遗憾地发现,今天校园里不适合修自行车棚。唯一的可能是盖在校门口。

这下,“车棚项目组”里反对声此起彼伏:“这可是咱自己的学校,不能在门口搞个大车棚,既难看又挡视线。”“再说全校本来也没多少同学骑车嘛……”

项目组莫衷一是之际,学校给出了折中方案:在校门口搭个小型临时车棚,安装监控,过渡使用。

学生很满意,但严格来讲,方案与学生最初的需求有所出入。所以2022年总结公示时,学校将这一要求判定为“未完成”。这也是创校以来,学校首次未能完美满足学生的心愿。

在孙定国看来,“十事实办”和学代会制度,既是改变教育生态的长期策略,又是教育真实发生的场域。“学生改造学校、探索学校未来的过程,正是在真实场景下,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对于长期住校的同学们来说,没有什么场景比学校更真实,也没有什么问题比改造学校更实际了。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完善制度、营造文化、提供机会。”

要有“学术积分”, 更要看见每个人

“双减”后的第一学年伊始,北师庆附“明远书院”院长,副校长肖建龙就发起倡议:成立一个作业改革项目小组。

招募的消息一出,很快收到各年级、各学科老师报名。项目组最终落在了小学部,以三年级为主要试点年级。几位一线老师牵头,肖建龙负责组织和指导。

老师们迅速分成几个小组,“学术组”研究课程标准、作业设计相关文献,提供理论支持;“调研组”设计调查问卷,统计不同阶段作业的痛点;“改革组”分类梳理作业类型,提出改革方案,在自己班级试点并完善。取得成效后,相关的课题成果、论文也陆续发表,项目也告一段落。[page]

明远书院如何撬动全校的学术发展?原因无他——学校成立了以解决初职教师价值取向问题的荣誉共同体(青蓝工程),提升年轻教师综合育人能力的成长共同体(导师联盟),解决教师专业领域特色化发展问题的兴趣共同体(教师工作坊),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痛点卡点问题的研究共同体(专题项目组),每个共同体的每一位老师都具有强大的内驱力。内驱力的来源,除了纯粹、质朴的文化氛围,还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

比如“学术积分”。

创校之初,孙定国就致力于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正向评价体系。学校把教师日常学术活动分解、重构、统整为一个个具体、可量化的加分项——小到讲公开课、在学科组内总结经验、制作教学资源包,大到组织国家级课题,发表文章。积分机制由教师大会表决通过。

老师需要定期梳理、上报近期学术贡献,明远书院统一积分。学年结束前,老师可以根据积分兑换金、银、铜奖牌,领取一笔奖金,未达“金奖”分数的老师,积分可以滚动至下一学年。在北师庆附职称评聘、评优评先时,这些日积月累的奖牌和分值,就成了重要的评价指标。‍

高中部校长助理徐长恩发现,老师们的创造性工作越来越多了。“过去我们发现了新方法、新工具,通常是年级主任组织一线老师研讨、落实。现在反过来了,老师们都在研究新概念、新策略,试点后希望在年级组、在学部分享推广。”

北师庆附的评价引领,并不局限于个人学术领域。副校长杨贵新认为,评价一位老师是否优秀,还要看他在一段时间内有了哪些成长,更要看他对学生、家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于是,“继续教育学分”与学术积分相伴而生。

明远书院会根据老师的学科、学历、教龄、专业素养,为老师推荐个性化的可选课程。老师修完课程后,教师需要在内部学术论坛“守正论道”上分享、答辩,拿到相应的学分。

继续教育学分的获得方式更广泛。老师在德育、安全教育、家校沟通中付出的心血,也可以反映在这一评价指标上。继续教育学分则年级组、学科组为单位评价。小学部校长助理刘兴辉说:“每个老师,在每个领域做出的细微贡献,都会被所有人看到,被所有人认可。”

孙定国常说:“只有每个人都被看见的时候,学校才能熠熠生辉。”正是无数看似平凡,却努力发光的老师,共同点亮了北师庆附的璀璨星空。

当双向奔赴 成为一种文化

每到学年末,高明亮都会忙得不可开交。

他既是年级主任,又是初中部校长助理,要统筹协调整个初中部,还是明远书院的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三重身份,三重责任,与教师双向聘任相关的大事小情,都要落到他头上来。[page]

北师庆附的双向聘任制度,在组织运转中至关重要——双选工作每年一次,校长聘任年级主任,年级主任负责本年级教育教学事务;年级主任则与一线教师双向选择,双方都有拒绝的权力,不过一旦“匹配”成功,就要对彼此的工作负责。

以“校长、中层干部、一线教师”为核心的双向聘任制,也是北师庆附扁平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在这个体系下,中层领导就成了最忙碌的人。作为年级主任,高明亮要争取老师们的支持和信任;作为校长助理和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他还要为暂时落聘的老师寻找新的团队及岗位。

最难的还是专业不匹配。比如一个年级语文组里,最好能聚集擅长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的老师。比如有的老师专业成长稍慢,常常影响到教研组或学科组的整体工作安排,就容易暂时落聘。这时候,各学部的校长助理就要忙前跑后,把每个人和每个岗位安排熨帖。

高明亮说:“统筹协调虽然辛苦些,但很值得。”路是自己选的,团队是自己挑的,只要目标一致,自会各显神通。

在许多实施双向聘任的学校,因为某些原因连续落聘的老师,往往会被辞退,失去养家糊口的工作。这无疑会为稳定的组织中注入不确定因素。

孙定国团队认为,“双向聘任”实质上是鞭策导向的激励机制,所以今天北师庆附的双向聘任,“岗位储备总比老师多一点点”。 即便暂时落聘,也只是岗位的暂时调整,为老师的继续学习提供新的平台。这是孙定国的管理智慧,他给组织中的每个人以空间和时间,用温情的方式赋予组织自我调整的机会。

同时,孙定国并不满足于仅仅在岗位上“双选”,他和老师们经过多年探索,把“双向奔赴”变成了一种组织文化。北师庆附初高中实行导师制,每位导师负责若干学生。与导师制相似,北师庆附的新老教师结对时,同样应用双选原则。

新教师入职伊始,明远书院会为他们提供骨干教师的详细信息。青年教师需要主动联系心仪的师父,在明远书院签署“合作协议”,上面注明一年内双方在常态课、专业阅读、课程研发等方面的合作意向。学校进行阶段性、过程性评价,但不对外公示结果。一年期满后,如果彼此满意,可以续约,也可以各找其他师徒,甚至青年教师可以暂时“单飞”,暂不拜师。

在北师庆附的语境中,这种模式通常不称为师徒结对,而是叫“荣誉共同体”——荣辱与共、平等自由、双向奔赴。

从孙悟空到钟南山

2017年12月29日,庆阳刮了一夜西北风,气温略降,彤云密布。

北师庆附校园里则是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这天是学校第一届嘉年华开启的日子,各班师生围绕自定的主题盛装出场,有的打扮成小恐龙,有的穿一身古代侠客劲装。学校里变成一片欢腾的海洋。[page]

最吸引眼球的,是校园里那位“孙悟空”——齐天大圣的扮相,毛脸毛手,金箍棒使得威风八面。小学生们围着孙悟空玩,你摸一摸金箍棒,我拔几根猴毛。等操场游园环节进行得差不多,孩子们玩得尽兴了,美猴王忽然摘掉面具,精彩亮相——正是校长孙定国!

孙定国一手提着金箍棒,一手握着话筒,热情地宣布嘉年华正式开始。师生们的欢呼声、尖叫声,把气氛烘托到了顶峰。

北师庆附冬有嘉年华,夏有泼水节,这两个节日以玩儿为主,是学生们的最爱。

在孙定国看来,这样的节日对学校至关重要,它会产生大量的非正式沟通、非正式团体,也是对教育关系的一次检验。“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如果嘉年华上大家一板一眼、慢条斯理地走流程;如果泼水节上师生不敢泼校长,就说明我们的关系出了点问题。想让师生放得开,校长得先‘豁得出去’,嘉年华上扮孙悟空就是挺好的契机。”孙定国后来说,“好在,这些年我们一直都很放得开。”

第四届嘉年华是2020年底,人们在跟此起彼伏的新冠疫情斗争。学生投票请孙定国扮演“钟南山医生”。孙定国同样欣然接受。开放自由的背后,是师生对于教育关系的共识,对于学校的文化认同——这恰恰是学校高速发展的文化底色。

四届嘉年华,从孙悟空到钟南山,也许就是北师庆附和“守正教育”发展的缩影——遵循规律,永葆活力,在正确的路上,与时代同行。

新学校, 也有“千年文脉”

2018年7月,第九届“希望中国”英语教育戏剧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北京举行。比赛前不久,北师庆附《薪火相传》剧组得知,不少小演员因为家庭等原因,选择退出总决赛舞台。

临场换角,剧本、台词、动作设计都要跟着换,负责人刘小霞焦虑到失眠。

《薪火相传》的剧情并不复杂:一位迟暮的老红军,想回到曾经战斗过的革命老区,看看乡亲们今天的生活。于是子孙带着他一起回到庆阳,发现昔日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小霞,这位初中部英语学科主任,此前并无教育戏剧排练经验。北师庆附的作品能通过层层海选,全靠师生的一腔热血。带着这份激情,老师们发起第二轮选角,全新改编剧本。这部具有浓郁革命老区特色的戏剧,最终斩获了全国二等奖。

不久后,他们的英语戏剧《农耕初基》再次踏上全国舞台,这部介绍庆阳农耕起源的作品,最终获得全国特等奖。

从革命故事到农耕文化,师生们的作品诚恳而富有乡土气息。这类选题在北师庆附并非偶然,孙定国始终致力于办面向世界、扎根本土的教育。在庆阳办学,自然少不了发掘地域教育资源,建设校本化的课程和教育场馆。[page]

庆阳文脉源远流长,是中国农耕文明和中医药的发源地之一;范仲淹曾在此屯兵戍边,留下千古名篇《渔家傲·秋思》;1934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建立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都被孙定国和老师纳入了校园里。

孙定国认为,在庆阳这片文化沃土上办学,又是传承北师大的悠久历史,最好的办法是为学校找到文化传承的根脉,寻找学校的文化基因。

北师庆附的文脉源于北师大这所高等学府,扎根于庆阳这片红色沃土。学校专门兴建了京师文化馆、南梁精神教育馆。既作为培训、研学基地,又开发成课程资源。至于农耕与中医药文化,学校也建设了躬耕园、岐黄园等专门的研学基地。

学校利用廊道改建的“文正书院”,不仅摆着各类书法作品,还是一座文史主题的阅览室,经常能看到各个学段的学生在此读书。

这所文化积淀深厚的新学校里,一种乡土的、民族的、红色的、现代的、新潮的独特文化正在悄然生长着。

非常理想,特别现实

2001年,“第八次课改”前后,中国基础教育界的改革典型不断涌现,新工具、新方法、新思路不断冲击着教育人的视野。

彼时孙定国已经是当地高中名师,还带出过省文科状元。他有心在教育教学领域更进一步,便四处参观、交流、学习。但走得越多,学得越久,便越困惑——第八次课改,要改向何方?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新时代的教育?

就在此时,作为全省优秀思政教师,他得到了到北师大哲学系读研究生的机会。研究生的课程并不拘于哲学本身——中外思想史、美学、宗教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无所不包,又似乎与教育教学没有直接关系。

但孙定国结束了两年多的学习,重回中学校园时,发现许多疑惑迎刃而解了。

“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这类改革,真的领先于时代,放之四海而皆准吗?”孙定国开始站在教育哲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它们之所以值得学习,是因为在特定的时空里,它们是改革的最优解。我们要学的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改革破局的教育智慧。”

他也由此提出了“守正教育”的教育改革理念。所谓正,就是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所谓守,就是回归本质,遵循规律。“今天办教育,要非常理想,立意高远;也要特别现实,利用体制、机制的优越性,切合当地实际推动变革。”孙定国说,“家长和学生并不在意我们搞了多少创新和花样,家长希望孩子前途光明,学生希望健康快乐。但当我们守住这个初心时,往往离教育改革就不远了。”

纵观北师庆附这几年的发展印记,2022年算是又一个高峰,按常理,依照惯性发展也不失为稳妥的办学选择,但在孙定国看来:顶峰从来不是用来休息的,而是用来再次出发的。持续革故鼎新才会有新的出路。基于此,北师庆附将2023年确定为“学习方式变革年”,为学校的再次出发确定了新的成长点。[page]

回顾孙定国在北师庆附的一系列改革,我们似乎很难看到开天辟地的创举,或是大刀阔斧乃至壮士断腕的果决,他的每一步都走得波澜不惊,也都能以最小的代价,撬动最深远的发展。

这就是孙定国,非常理想,特别现实。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在文末右下角点个 “在看”

并转发给更多人看哦~

— END —

因为微信公众号改革了推送机制

如果不常点开则会晚收到我们的推送

我们想产出更有价值的文章

请关注并星标当代教育家传媒”

不再失联

点击下方查看往期精彩好文↓ ↓ ↓

“教育鬼才”是怎样炼成的?

引领名校突围!这位校长守正出奇,令人惊叹……

封面人物 | 芬兰驻华教育参赞访问这所学校后,由衷感叹:我闻到了幸福教育的芬芳

封面人物丨聂明智:用一生的时光,打造教育的理想国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