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情资讯 > 内容页

【高端访谈】“债显实效”助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枢纽——专访中央结算公司上海总部副总经理赵沛舟

2023-04-27 15:55:41   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4月27日电(记者 杨溢仁)近年来,上海金融市场格局日益完善,金融中心核心功能不断增强,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央结算公司”)全面深度参与并见证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那么,作为国家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中央结算公司上海总部近年来开展了哪些工作?未来还有怎样的发展安排?记者带着诸多问题,专访了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总部副总经理赵沛舟。


【资料图】

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作为中国债券市场重要的运行服务平台、国家宏观政策实施支持服务平台、中国金融市场定价基准服务平台和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主门户,中央结算公司主动承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要求,于2015年在沪展业,并于2017年挂牌上海总部,将公司核心金融基础设施功能延伸至上海,并致力于通过上海连接国际市场,将跨境发行、跨境结算、担保品管理、金融估值、金融科技等五大核心功能平台在沪落地,旨在全力打造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适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基础设施。

“截至目前,对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两中心、两枢纽、两高地’的目标,我们已在诸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总部副总经理赵沛舟告诉记者。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总部副总经理赵沛舟(受访者供图)

首先,是依托上海,服务离岸投融资需求,创新支持上海自贸区离岸债券(“明珠债”)业务发展,助力上海建设人民币跨境使用枢纽。“‘明珠债’业务是依托上海沃土,服务境内外主体离岸融资需求的积极探索,既开辟了上海特色金融服务新模式,也拓展了上海自贸区离岸市场生态。”赵沛舟指出,“截至2023年2月末,在各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下,公司已累计支持约100单‘明珠债’发行落地,涉及规模超700亿元人民币(等值),实现了首次双币种发行、首次双交易所挂牌、首次利用跨境资金池实现资金双向互通、首次拓展金融机构发行等多项‘首单’创新,同时二级市场现券交易结算取得突破,实现了一二级业务有效联动,获得了跨越式快速发展。”

其次,是服务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债券市场高水平开放,支持上海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公司作为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主门户,近年来,积极落实主管部门关于扩大开放、便利入市服务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旨在提高业务效率和操作便利度,助力强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开放枢纽门户功能。”赵沛舟说。

据悉,截至2023年2月末,境外投资者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债券规模已近3万亿元,占境外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持债总额的95%以上。其中“全球通”模式下,境外投资者持债近2.4万亿元,是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主渠道。[page]

再者,是全方位提升金融科技服务能力,支持上海打造金融科技中心。“我们正积极推动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建设,且如期落地了分布式光伏项目并获‘制冷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赵沛舟介绍称,“不仅如此,公司持续深入探索金融科技赋能,将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NLP(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相关业务,以期打造支撑全球人民币债券市场运行的IT生产和研发基地,助力提升上海金融科技中心的全球竞争力。”

立足国情,放眼国际,深化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步入功能提升的关键时期。多年来,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已稳居全球第二位,同时也是上海发挥开放枢纽门户作用的重要阵地。登记托管结算制度是债券市场的基础构架,中国债券市场自建立伊始就以高起点、高标准建立了中央登记托管体制,在护航债市平稳高效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持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回望历史,在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初期,由于缺乏统一的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机构,曾出现大量市场乱象,国家管理部门下决心进行总体改革,委托世界银行专家组,全面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教训,对于建立统一债券簿记系统和一级托管模式达成高度共识,并由中央结算公司前身承接并最终实施了这一世界银行技术援助项目。基于此,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率先实现了一级托管、无纸化发行、券款对付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后发优势”不断凸显。这种全球领先的市场体系,兼具法律关系清晰、中间环节少、支持穿透监管等优点,极大提高了市场透明度与效率,为我国债券市场长期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特别是近两年,地缘政治敏感、国际冲突与黑天鹅事件频发,一级托管制度体系在高效穿透监管、防范金融制裁风险、掌握反制手段方面,体现出了多级托管体系难以比拟的制度优势。”赵沛舟指出。“极少部分境外投资者囿于长期以来已然固化的多级托管的路径依赖,在参与中国债券市场初期有一定的‘不适应’。”

针对上述情况,赵沛舟坦言:“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深入推动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本土优势与国际经验。多级托管作为海外沿袭纸质化发行时代的历史产物,多年来因其信息不透明、风险频发等弊端,受到相关国际组织的关注与警示。事实上,国际上一些实行多级托管的经济体已充分关注一级托管、穿透监管的发展趋势,并尝试通过‘打补丁’的方式规避多级托管的风险,这是金融全球化、科技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公司顺应透明持有的国际标准与趋势,同时考虑到境外多层服务的客观实际,提出以‘中央确权、穿透监管、多级服务、合作共赢’为原则的中债方案,通过创新安排提高制度弹性和服务延展性,容纳融合多级服务需求,旨在促进中国债券市场实现更加透明、更加安全、更可持续、更高质量的发展。”[page]

持续聚焦“五大平台”建设

展望后续,在进一步助力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中央结算公司还有哪些安排和设想?

赵沛舟告诉记者,未来中央结算公司上海总部将持续推进“五大平台”(跨境发行、跨境结算、担保品管理、金融估值和金融科技)建设,积极探索创建离岸债券业务中心,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再添助力。

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其一,将夯实自贸离岸债业务根基。“自贸离岸债在发展初具范式的基础上,要继续完善市场生态,丰富业务品类,促进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协调发展、融合发展。”赵沛舟说。

其二,是创新绿色服务模式。持续支持绿色债券发行、拓展绿色债券担保池、丰富绿色系列指数、完善包括ESG评价在内的可持续金融产品体系,建设绿色信息披露体系,积极推动和参与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其三,是深化金融科技之于债券市场的应用水平。举例而言,持续进行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推动中债基础设施云底座项目,探索区块链之于明珠债发行等跨境场景的创新应用,夯实稳态和敏态双态开发能力。

其四,是拓展债券担保品的跨市场应用。以债券优质担保品串联在沪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债券作为担保品的天然优势,与要素市场形成高水平、标准化的直连应用范式。

其五,是丰富中债价格指标产品体系,夯实人民币基准价格权威地位,丰富长三角系列债券指数并拓展其应用,提升上海价格国际影响力。

据介绍,中央结算公司成立于1996年12月,是26家中央金融企业中唯一一家专门从事金融基础设施服务的机构,注册资本125亿元。

目前,公司全资设立了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理财中心)、中债金融估值中心有限公司(中债估值中心)、中债金科信息技术公司、中债金石资产管理公司,控股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银登中心)、中国信托登记公司、中债银登不良资产交易中心,参股上海清算所和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成为事实上的国家金融基础设施集团。

编辑:王柘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